美国和北约的二级关税措施,竟然迫使印度公开表达反感,甚至发出警告,要求北约秘书长吕特不要随便对印度采取行动。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与俄罗斯和印度关系急剧恶化。与俄罗斯就俄乌冲突的谈判破裂后,特朗普批评普京白天还谈得好好的,晚上就开始空袭,让他愤怒到威胁要对俄罗斯加征100%的关税,并实施所谓的“二级制裁”。而印度,作为俄罗斯石油的主要买家,也因此被卷入其中,遭到了美国威胁,可能会面临最高达500%的“二级关税”。
美国的初衷是通过施加压力,迫使印度改变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但美国忽视了一个关键事实,那就是如今的美印关系已经不如以往那么亲密了。特朗普对印度的加税措施,已经让印度经济面临相当大的压力,而特朗普在白宫与巴基斯坦军方参谋长的会晤,更让印度感到愤怒和不满,觉得自己被冷落在了美方的外交政策之外。因此,当美国威胁对印度征收“二级关税”时,这无疑是压垮印度的“最后一根稻草”,印度总理莫迪决定对北约公开表态。
据印度《经济时报》等媒体报道,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贾伊斯瓦尔在记者会上警告北约秘书长吕特,不要在购买俄罗斯石油的问题上搞“双重标准”。贾伊斯瓦尔指出,俄乌冲突爆发后,除了印度,许多西方国家也在暗中从俄罗斯购买化石燃料,但北约却对中印巴等国发出警告,要求其他国家断绝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关系,这显然是一种赤裸裸的“双重标准”。
展开剩余69%印度似乎已经忍无可忍,在批评完北约之后,贾伊斯瓦尔还作出了反威胁。他强调,印度的首要任务是确保本国人民的能源需求,并表示印度将“密切关注事态的进一步发展”,暗示印度可能会通过中俄合作,采取更为灵活的策略。贾伊斯瓦尔还透露,印度并不排除重新启动与中国、俄罗斯的三方合作机制,三国将在这一平台上讨论全球及地区性议题,适时向外界公布具体的三方会议时间。
在这场例行发布会上,印度传达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战略自主性”。这一点,可能决定着中俄印三边机制能否重新发挥作用,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印度未来的外交选择。过去,印度一直幻想自己能成为一个超级大国,莫迪政府曾经信任美国的承诺,押注印太战略,期望通过与美国的合作以及“脱钩”中国来抢占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
因此,在莫迪的前两届任期中,印度积极与G7国家互动,参与“四方安全对话”等地区性小团体,还在金砖、G20等多边平台上为美西方的利益代言。若非这次“二级关税”危机让印度彻底清醒过来,或许印度依然会在美国和中俄之间摇摆不定。
回到中俄印三边机制,因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冲突,三方合作已经停滞了五年之久。现在,外部压力已经大大减弱,印度面对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解决与中俄之间的分歧。好在目前这些问题已有解决的希望,印度提出希望能够结束与中国的边境冲突,并寻求新的突破。
至于印俄能源结算的问题,印度此前以卢比支付俄罗斯石油款项,但由于卢比不可自由兑换,导致俄罗斯银行无法正常使用这些卢比,造成了大量积压。俄方提出用人民币结算,但遭到印度拒绝,这也加剧了双方的信任危机。然而,既然印度决定继续购买俄罗斯的石油,预计在支付方式上,双方很可能会做出妥协,解决这一问题。
无论如何,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中俄印三边机制的重启,不仅是应对共同外部压力的务实选择,也是一项重塑全球秩序的重要尝试。如果这三国能够在合作中形成稳定的协同效应,欧亚地区的“铁三角”有望推动世界进入“多极化”新时代。
发布于:天津市国财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