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人
在国际贸易的复杂博弈中,一步错棋可能会导致全盘皆输。在面临特朗普施加的巨大贸易压力时,加拿大总理贾斯廷·卡尼做出了一个看似明智的决定:选择对中国采取强硬措施,以此换取美国的宽容。然而,命运似乎并未站在他这一边。就在7月16日,卡尼在汉密尔顿钢铁厂宣布对中国加征25%的钢铁关税时,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却正在与中国方面商讨恢复油菜籽贸易的细节,双方接近达成协议。
特朗普对加拿大的施压策略可谓步步紧逼,逐步加码。首先在3月,他将加拿大钢铁的关税提高至25%,随后在6月翻倍至50%,而在7月10日,特朗普则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加拿大撤回数字服务税政策,否则从8月1日起,将对所有加拿大商品加征35%的关税。
数字服务税的内容极具挑战性,不仅针对向加拿大提供数字服务的公司征收3%的税,还要追溯三年时间。这对于苹果、谷歌、亚马逊等美国科技巨头而言,无疑是一笔巨额支出。特朗普的愤怒显而易见,他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威胁,如果加拿大继续不妥协,35%的关税将进一步加码。在这样的巨大压力下,加拿大政府别无选择,只能做出让步。卡尼政府的决策既现实又无奈。
展开剩余75%在7月16日,卡尼站在汉密尔顿的沃尔特斯钢铁制造公司宣布新政策时,神情凝重。此次新政策中,针对中国的25%额外关税主要针对在中国冶炼的钢材制品。同时,还将非自贸协定国家的钢铁进口配额从2024年水平的100%大幅削减至50%。有意思的是,这份名单中明确将美国排除在外,显示出加拿大在面对美国时的谨慎态度。
这一决策的时机尤为微妙。仅一个月前,特朗普就将对加拿大钢铁和铝材的关税从25%提高至50%,给加拿大钢铁行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加拿大钢铁生产商协会主席凯瑟琳·科布登透露,仅在5月份,加拿大钢铁的生产量就下降了30%。面对如此困境,卡尼政府显然认为,通过将矛头指向中国来换取美国的宽容,或许是一条能行得通的出路。
然而,就在卡尼忙于对华施加压力的同时,太平洋彼岸的澳大利亚却上演了一幕不同的戏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访华并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双方即将达成油菜籽贸易恢复的框架协议。这一消息对加拿大而言无疑是当头一棒。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最大油菜籽进口国,而加拿大曾几乎垄断了这一市场,其市场份额曾超过80%。但自2019年两国关系紧张以来,中国已对加拿大油菜籽实施了严格的进口限制,并在今年对加拿大的油菜籽粕和油征收了100%的关税。
与加拿大的困境不同,澳大利亚作为全球第二大油菜籽出口国,尽管自2020年因植物病害防控问题被中国拒之门外,但如今双方的谈判重新启动,并且正在就解决中国方面对黑胫病传播的担忧以及如何将杂质含量控制在1%以下的技术要求达成一致。不同于加拿大要求出口前清洁处理油菜籽的规定,澳大利亚的供应商往往无法满足这些要求,但双方正在制定新的检疫和注册协议来解决这些问题。
这一谈判进程已持续相当长时间。早在2024年6月和7月,澳大利亚就已经向中国进行了试探性出口,每次500吨油菜籽,而现在的突破显然是双方长期努力的结果,而非临时决定。
国际贸易从来不是零和游戏,更多的是在各方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寻求平衡。虽然加拿大此次的选择可以理解,但其战略眼光的局限性也暴露无遗。相比之下,澳大利亚通过务实合作,重新打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显然更具前瞻性和战略眼光。
参考来源:
环球时报 —— 35%关税,美对加拿大“一记重击”
澎湃新闻 —— 加拿大拟向美科技巨头收税,特朗普叫停美加间所有贸易谈判
观察者网 —— 英媒:中国或将恢复进口澳大利亚油菜籽,接近达成协议
发布于:天津市国财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