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打击普京并从根本上制裁俄罗斯,特朗普特别向俄方发出了一份最后通牒,给出了50天的停火期限。他还威胁称,如果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买家不停止交易,便将对这些交易实施二级关税。北约秘书长也直接点名中国、印度和巴西三国,希望它们能出面劝说普京,否则将面临100%的对等关税惩罚。
然而,特朗普和白宫对此事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料到的是,正当局势紧张之时,印度和欧盟却迅速做出了回应。就在不久前,欧盟通过了第18轮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这次制裁的核心目标集中在北溪管道以及俄罗斯的石油供应链上。
具体而言,在这轮制裁中,欧盟决定禁止北溪天然气管道的运行,同时将俄罗斯原油的最高销售价格下调至47.6美元。此外,与俄罗斯“影子舰队”相关的105艘运输石油的油轮和22家俄罗斯银行同样被纳入了制裁名单。更进一步,欧盟还限制土耳其和印度以不同标签对俄罗斯精炼的石油产品在其市场上的销售。
展开剩余46%从某种角度来看,欧盟在施加制裁时一向是毫不留情,尽管这种制裁对俄罗斯造成了严重打击,但对欧盟自身的影响也不可小觑。失去了俄罗斯的廉价石油后,欧盟振兴其制造业的计划似乎难以实现,听起来就像是一道难以消化的难题。
对于欧盟第18轮制裁的声明,俄罗斯的反应显得相对冷淡,表示对此毫不在意,似乎显得有些游刃有余。然而,在印度方面,由于对二级关税的担忧,印度石油部长普里在7月17日表示,如果俄罗斯的石油供应受到新的制裁影响,印度将考虑停止进口俄罗斯原油。他强调,印度完全有能力找到替代供应来源,以满足国内的石油需求。这虽然似乎是可行的,但问题在于,能够替代俄罗斯廉价石油的来源却相对稀缺。
需要注意的是,自俄乌冲突以来,印度凭借俄罗斯的低价石油获得了可观的利润。如果此时突然断绝与俄罗斯的交易,印度的这一决策无疑显得极为复杂,甚至可谓是独具印度特色的博弈。与此同时,人们也不禁思考,如果美国真的实施二级关税制裁,作为俄罗斯石油的重要买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场风波呢?
发布于:天津市国财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